在滾齒機加工時容易引起的幾種誤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發布時間:
- 2019/3/7 14:28:35
- 閱讀次數:
- 3847
滾齒機工作時,滾刀裝在滾刀主軸上,由主電動機驅動作旋轉運動,刀架可沿立柱導軋垂直移動,還可繞水平軸線調整一個角度。工件裝在工作臺上,由分度蝸輪副帶動旋轉,與滾刀的運動一起構成展成運動。滾切斜齒時,差動機構使工件作相應的附加轉動。工作臺(或立柱)可沿床身導軋移動,以適應不同工件直徑和作徑向進給。有的滾齒機的刀架還可沿滾刀軸線方向移動,以便用切向進給法加工蝸輪。大型滾齒機還設有單齒分度機構、指形銑刀刀架和加工人字齒輪的差動換向機構等。
滾齒機運動復雜,故傳動系統的組成也較復雜。它既含有外鏈、內鏈,又含有合成機構。這比某些傳動系統只含外鏈的機床(如普通銑床、鉆床),或雖含外鏈、內鏈,但不含合成機構的機床(如普通車床),更具有運動分析的代表性。
軸齒精度主要和運動精度、平穩性精度、接觸精度有關。滾齒加工頂用控制公法線長度和齒圈徑跳來保證運動精度,用控制齒形誤差和基節偏差來保證工作平穩性精度,用控制齒向誤差來保證接觸精度。下面臨滾齒加工中易泛起的幾種誤差原因進行分析:
齒圈徑向跳動誤差(即幾何偏心)
齒圈徑向跳動是指在齒輪一轉范圍內,測頭在齒槽內或輪齒上,與齒高中部雙面接觸,測頭相對于輪齒軸線的變動量。也是輪齒齒圈相對于軸中央線的偏心,這種偏心是因為在安裝零件時,零件的兩中央孔與工作臺的回轉中央安裝不重合或偏差太大而引起。或因頂尖和頂尖孔制造不良,使定位面接觸不好造成偏心,所以齒圈徑跳主要應從以上原因分析解決。
公法線長度誤差(即運動偏心)
滾齒是用展成法原理加工齒輪的,從刀具到齒坯間的分齒傳動鏈要按一定的傳動比關系保持運動的精確性。但是這些傳動鏈是由一系列傳動元件組成的。
它們的制造和裝配誤差在傳遞運動過程中必定要集中反映到傳動鏈的末端零件上,產生相對運動的不平均性,影響輪齒的加工精度。公法線長度變動是反映齒輪牙齒分布不平均的誤差,這個誤差主要是滾齒機工作臺蝸輪副回轉精度不平均造成的,還有滾齒機工作臺圓形導軌磨損、分度蝸輪與工作臺圓形導軌不同軸造成,再者分齒掛輪齒面有嚴峻磕碰或掛輪時咬合太松或太緊也會影響公法線變動超差。
希望大家看過本文之后能對滾齒機的加工精度方面有個更深的了解,與此同時您可以點擊收藏本站,以便繼續了解這方面的內容!